Home » Renzo 协议摇摇欲坠,restaking 和 EigenLayer 是否受到威胁?

Renzo 协议摇摇欲坠,restaking 和 EigenLayer 是否受到威胁?

by Tim

通过 EigenLayer 协议开发 restaking 是否会威胁到以太坊的安全性?Renzo协议的挫折会不会是预示着以太坊生态系统将发生破坏性更大地震的第一次震颤?我们将在本期

中对形势进行评估。

Renzo的ezETH解体


有一件事可能会给已经熊熊燃烧的大火火上浇油。4 月 24 日星期三,Renzo 协议的流动性恢复代币(ezETH)脱离了以太币(ETH)的价格,而以太币本应是与之挂钩的资产。

Renzo 在其平台上锁定了超过 30 亿美元的资产,是领先的液体重置协议之一。简单地说,它允许投资者在获得 EigenLayer 平台的风险敞口的同时,受益于流动资产,即可以用于其他去中心化金融应用(DeFi)的资产。

用户可以在该协议上存入 ETH,并获得 ezETH 作为回报,象征着他们的存款证明。从逻辑上讲,后者的价值应该与底层资产 ETH 的价值完全相等,但在周三的几个小时里,情况不再如此。

根据链上数据,ezETH 的价格与以太币的价格相比大幅下跌,有时跌幅高达 700 美元。从那时起,Renzo 的流动性恢复代币已经恢复了大部分锚点。

Evolution of the ezETH/USD pair (1 hour data)

Evolution of the ezETH/USD pair (1 hour data)


然而,这一突发事件导致大量去中心化金融协议清盘,投资者在这些协议上将 ezETH 代币用于高风险策略,特别是 Pendle 或 Gearbox。

一连串的清算

要了解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就必须了解流动性恢复协议。在撰写本文时,Ether.fi 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占据了大部分投资者的资金


TVL of the main restaking protocols

TVL of the main restaking protocols


为了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像伦佐这样的选手必须使用各种策略。其中第一种是阻止在协议上直接用 ezETHs 换取 1 对 1 ETHs 的可能性,从而迫使用户将其代币保留更长时间。

其次是为 ezETH 代币提供更多可能性。Renzo 将重点放在与其他协议(如 Pendle 或 Gearbox)的可组合性上,使投资者能够将其代币存入流动性池,并采取提供几十分之一回报的策略。

然而,这种策略并非没有风险。只要确保 ezETH 和 ETH 之间的平价,这些杠杆头寸就不会带来任何重大危险。然而,当 ezETH 开始脱离时,一些高风险仓位被清算,导致被迫抛售和股价下跌,这反过来又导致进一步的被迫清算。

这就是所谓的螺旋式下跌,或者用加密货币的术语来说,更常见的是层叠式清算。这就是 ezETH 价格暴跌的原因。
Renzo’s mismanagement

关于EigenLayer的一点背景

不过,这个解释还少了一块砖头。ezETH 令牌是如何开始脱离以太锚的?令人惊讶的是,导火索竟然是伦佐宣布推出 REZ 代币并向社区空投


这项公告乍一看似乎很积极,但在用户眼中却并非如此。在他们看来,REZ 代币的分配根本不利于社区,尤其是与 Binance 的启动池或项目团队和私人投资者的权重相比。

要理解这一点,让我们回到用户不感兴趣的深层原因上来。我们需要明白,EigenLayer 协议目前特别受欢迎。潜在的 “空投”,再加上根据活跃度每日奖励的积分系统,都激发了投资者的热情。

此外,Liquid Restaking 协议还提供了一个具有双重吸引力的机会:积累 EigenLayer 点数和自己协议的点数,从而有可能提供第二次空投。换句话说,通过参与这些协议,用户可以同时从两个空投中获益。

触发器:降级空投

然而,积分的价值仍然是将用户与协议联系在一起的关键因素。只要项目团队没有正式公布空投的细节和积分的价值,不确定性就依然存在:积分到底值多少钱,真的有利可图吗?就 Renzo 而言,宣布向用户空投点数的做法为这一不确定性提供了答案。

面对这种失望,许多用户选择撤回他们的 ezETH,转而使用其他协议。然而,Renzo 不允许原生提现,迫使用户转向二级市场兑换他们的代币。
这种连锁反应导致 ezETH 价格大幅下跌。由于没有 Renzo 的内置套利机制来稳定价格,ezETH 在二级市场上成为了一种简单的代币,受供需波动的影响。不幸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供远远大于求。

用户不满的浪潮导致 ezETH 价格开始下跌,引发了我们在本文前面提到的著名的螺旋式清算,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下行压力。

Related Posts

Leave a Comment